核心设备:低温循环泵(耐 - 196℃,材质 304L 不锈钢)、电动调节阀;
工作过程:储液罐内的液氮(液位维持在 50%-80%)由循环泵抽取,经电动调节阀调节流量(根据负载冷量需求,流量范围 0.5-50L/min),通过绝热管路(双层真空保温,冷损≤5%/m)输送至负载设备的冷却通道。
核心逻辑:液氮在负载设备的冷却通道内流动,与需降温的部件(如超导线圈、晶圆载台)进行热交换,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至 - 190℃至 - 180℃,部分转化为气态氮(气液混合态),负载温度稳定维持在目标值(如 - 185℃±0.1℃)。
关键设计:冷却通道采用螺旋式或微通道结构,增大换热面积,确保冷量均匀传递,避免局部过热。
核心设备:低压回收风机(耐低温,风压 0.1-0.3MPa)、气液分离器;
工作过程:吸热后的气液混合态氮先进入气液分离器,分离出未气化的液态氮(直接回流至储液罐);气态氮由回收风机抽取,经绝热回收管路(同输送管路材质)输送至冷凝单元,避免气态氮泄漏。
核心设备:冷凝换热器(常用板翅式,材质铜 - 镍合金,耐低温腐蚀)、辅助制冷单元(如小型液氮节流制冷器);
工作过程:气态氮进入冷凝换热器,与辅助制冷单元提供的 - 200℃超低温冷量换热,温度降至 - 196℃以下,重新冷凝为液态氮;复液后的液氮经单向阀(防止倒流)回流至储液罐,完成循环。
核心设备:PLC 控制系统、温度传感器(PT100,精度 ±0.05℃)、压力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;
工作过程:传感器实时采集储液罐液位、输送流量、负载温度、回收压力等数据,PLC 根据预设目标值动态调节循环泵转速、电动调节阀开度、辅助制冷单元功率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,如负载温度升高 0.2℃时,自动增大液氮流量 0.5L/min。
应用场景:超导磁体冷却(如核磁共振仪超导线圈需 - 185℃稳定低温)、低温光谱实验(需 - 190℃±0.1℃控温);
核心价值:闭环设计避免液氮排放导致的实验环境温度波动,控温精度保障实验数据准确性,液氮利用率高减少科研成本。
应用场景:晶圆低温离子注入(需 - 150℃至 - 180℃稳定冷量,防止晶圆热变形)、半导体器件低温性能检测;
核心价值:微通道冷却设计实现晶圆均匀降温,闭环系统无气态氮排放,避免影响洁净车间环境(Class 100 级洁净度)。
应用场景:肿瘤微创冷冻治疗(如前列腺癌冷冻消融,需 - 180℃精准冷量,避免损伤正常组织);
核心价值:流量可精确调节(最小调节单位 0.1L/min),实现局部精准控温,无液氮泄漏风险,保障手术室安全。
应用场景:航空航天材料低温拉伸测试(需 - 196℃至 - 50℃多温度点稳定控制);
核心价值:可通过 PLC 快速切换目标温度(温度变化速率≤5℃/min),闭环循环减少液氮消耗,降低测试成本。
检查管路密封性:用肥皂水涂抹法兰、阀门接口,无气泡为合格;
确认储液罐液位:液位需≥50%,避免循环泵空转;
测试控制系统:启动 PLC,检查传感器显示是否正常(温度显示 - 196℃左右,压力显示 0.2MPa 左右)。
负载温度:偏差超 ±0.2℃时,需检查电动调节阀是否堵塞;
回收压力:正常范围 0.1-0.3MPa,超 0.4MPa 时,清理气液分离器滤网;
复液效率:储液罐液位 24 小时内下降超 5%,需检查冷凝换热器是否结霜(用干燥氮气吹扫除霜)。
更换密封垫片:阀门、法兰处的聚四氟乙烯垫片需更换,避免低温老化泄漏;
校准传感器:温度传感器送计量机构校准,确保精度 ±0.05℃;
清洁循环泵:拆解泵体,清除叶轮杂质,涂抹低温润滑脂(硅基润滑脂,耐 - 60℃)。
联系QQ:2470379490
联系邮箱:2470379490@qq.com
传真:010-80204245
联系地址:北京
扫一扫 微信咨询
©2025 bevictor(bv伟德·国际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7012785号-8 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sitemap.xml 总访问量:171737 管理登陆